- 田景瑞;
<正> 研究煤田构造体系的发育规律是煤田地质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,它对找煤关系极大。我国南方地质构造复杂,煤层变化形式多样,为北方煤田所罕见。江西赣中煤田是我国南方主要产煤区之一,勘探开发程度较高,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,如对这些地质资料多作一些分析研究,反复认识其变化规律,从多方面进行比较,对今后找煤将会有一定的好处。
1980年02期 1-39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820K] [引用频次:0 ] |[下载次数:78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阅读次数:0 ] - 胡峰;
<正> 一、问题采掘工作的实质就是破离部分岩石和防止围岩破碎。掘进岩石井巷的主要问题是快速破碎岩石。随着采矿和各种地下工程的飞速发展,在岩层中开掘各种井巷、隧道和峒室的数量急剧增加。近十几年来,全世界每年仅为采矿而掘进的井巷长度,就由数万公里而增至数十万公里。传统的循环钻爆法由于掘进速度慢,机械化程度低,工程质量和安全性都较差,显然不能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要。怎么办?可能由下列三条途径解决:
1980年02期 40-55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729K] [引用频次:1 ] |[下载次数:77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阅读次数:0 ] - 陈惟荣;
本文讨论旋转矩阵的性质及其在运动学中的应用。文中引用欧拉—克雷洛夫角类型的运动学参数,利用旋转矩阵这一数学工具可以简便地导出运动学中相应公式。在分析力学中指出,当刚体运动时动螺旋轴轨迹面在定螺旋轴轨迹面上滚动兼滑动,但未证明该两曲面相切。本文利用旋转矩阵不难给出严格的分析证明。
1980年02期 56-6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61K] [引用频次:1 ] |[下载次数:317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阅读次数:0 ] - 邓铁六;
本仪器可对矿山压力进行巡测、“遥测”并自动记录。它是专为煤矿设计的安全型仪器,也可用于冶金矿山及其他场所。本文即这项研究的扼要总结。主要内客有:高效能双线圈钢弦激发器、巡测自记系统、载波远传方法、巡测器电流控制型稳压电源。凡是物理量可转化为频率信号的均可采用本电路系统远传、自记。
1980年02期 63-7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493K] [引用频次:0 ] |[下载次数:24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阅读次数:0 ] - 洪赓武;
<正> 一、前言在地下工程周围的岩体中,通过理论计算或测定求得了它的应力场之后,就需要判断岩体是否会破坏。对脆性岩石来说,这就是所谓“稳定分析”。另一方而,对地下工程周围的延性岩石,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计算中,哪些岩体单元已达到塑性状态,从而必须对这些单元进行应力迁移,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岩体强度指标作为依据。从力学的角度,岩体是由结构体(致密的岩块)和结构面(各种节理、裂隙、层理等软弱面)两部分组成。以往在很长的时期中,把结构体强度直接作为岩体的强度,忽视了结构面对岩体强度的影响。对具有结构面的岩体来说,这无疑是错误的。近来,对结构面的强度已经引起重视,这显然是前进了一大步。但是有时又强调得过分,似乎岩体强度只与结构面
1980年02期 73-83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349K] [引用频次:0 ] |[下载次数:152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阅读次数:0 ] - 陈铨;
<正> 一、前言缩短桥丝长度,是现代工业电雷管的结构特点之一。如表1所示,南斯拉夫电雷管的桥丝长度为1.2毫米,而日本和美国为2毫米。我国工业电雷管的桥丝长度,几十年来一直是4毫米左右。由表1的数据,可以看出国产工业电雷管的电引火机构与国外相比的某些差距。当前国外普通电雷管在电引火机构上的主要趋势是:短桥丝与细桥丝;发火冲能低。自七八年以来的两年中,在煤炭部供应局及有关火工厂的大力支持下,山东矿业学院与开封煤矿仪表厂相协作,曾在十六个火工厂中进行过雷管电参数的普查;同时,还在抚顺矿务局十一厂等八个火工厂对长、短桥丝雷管的电参数及秒量进行了比较广泛的对比试验。试
1980年02期 84-93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410K] [引用频次:0 ] |[下载次数:65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阅读次数:0 ] - 陈子荫;
<正> (一) 目前冻结井壁问题的焦点是井壁为什么会产生裂缝。只有原因找对,才谈得上采取正确的措施去解决。据一些资料介绍,井壁裂缝的特点是,环向的多,竖向很少,外壁多,内壁少。这个特点就告诉我们,要注意外层井壁横截面上的内力,裂缝总是所在位置上应力超过材料强度的结果。现在通用的井壁计算方法,只能考虑竖向截面上的应力分布,无法解释裂缝出现的原因,在大量环向裂缝出现的面前,完全无能为力。这说明,需要有一种能正确计算井壁横截面上内力的方法。
1980年02期 94-100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67K] [引用频次:0 ] |[下载次数:37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阅读次数:0 ] - 祝侃;
<正> 为了加快实现煤炭生产现代化的步伐,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,就是要抓煤炭生产的经济效果,其中,首先要抓回采工作面的经济效果。怎样衡量回采工作面经济效果的好坏呢?以什么为标准呢?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,可以用取得同样效果的劳动消耗来衡量。具体地来说,可以用取得同样日产量(或月产量)的劳动消耗来衡量。经济效果好的工作面应当是:“在取得同样产量的情况下,劳动消耗(包括物化劳动消耗)最小”。目前,我国有的机械化采煤工作面,用于生产机械化装备的劳动消耗远比一般炮采大得多。但是,产量提高却很有限,甚至也有综采工作面产量不如炮采的情况。这样,尽管工作面的劳动强度有所降低,但是就同样煤产量的劳动消耗来讲,甚至有可能大于炮采。显然,这种机械化的效果,在经济上是不允许的。因为它不能积累资金。
1980年02期 101-113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452K] [引用频次:0 ] |[下载次数:11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阅读次数:0 ] -
<正>~~
1980年02期 114-117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25K] [引用频次:0 ] |[下载次数:3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阅读次数:0 ] 下载本期数据